第320章

    第320章 (第2/3页)

么东林党、浙党、赣党等等利益集团;而使得明朝陷入了党同伐异的党争之中;而在大明中央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面对高拱的反击,言官们再次表现出“文人的气节”。自嘉靖从其堂兄的手里接过这大明的天下之后,因“大礼仪之争”使得嘉靖对言官便产生了打心里的不信任感。后又出现了严嵩这样一位大奸臣。如此,言官早已不是当初朱元璋所期待的那般了;也不是向前几位皇帝在位那般去检察和怼皇帝为己任了。

    嘉靖对言官及文官的不信任造就出严嵩这样一位奇葩,而严嵩为了到达他的政治目的自然要收罗党羽替其买命。而没有皇帝可怼(嘉靖皇帝躲在西苑修仙,不是一边朝臣可以见到的,而这一修就是二十多年),便都依附于并团结严嵩这样一个权臣周围,其实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便是信严嵩有饭吃就这么简单。

    言官都有敢言直谏的风节和精神,这主要得益于这些言官都出身于正统儒家的教育之下而形成的政治伦理及道德传统的浸染和塑造。而在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终极目标的感召及激励下,使得众多官僚士大夫都恪守为君为国为民的基本原则。而照成了他们敢于直言谏诤。

    正所谓“臣言已行,臣死何憾”,这其中虽也有愚忠的内涵,但于国于民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益的。特别是明代言官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一批言官忠实地履行着监督与纠察的职责,对于朝廷的各种权力体系起到了一种较强的制约与规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遏制了由于权力带来的弊端以及衍生出来的种种腐化因素。

    凡事都有其存在其两面性存在,有敢于直谏而为国为民请命之人,那也就会有无事生非迫害忠良之人。而此番这些言官这般无事生非这背后便有其背后的势力所支持,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便是这些言官们背后的金主。他们不想因为此番税赋改革伤及到他们的利益。

    但他们失算了,也低估了朱载垕对他的这两位老师的信任;当然这或多或少也有张朝的思想的影响。再则,也就是大明现在无论是太仓还是内府都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了。这让朱载垕在深思张朝之言之后也又对大明现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现状进行重新审视而让朱载垕再次相信了张朝那个三百年理论的做出明确的判断。

    有了朱载垕的支持,面对言官再次针对高拱的不公及张居正庇护提出的弹劾;高拱对这些言官做出果断的反应。一时间,大批言官纷纷丢官致仕;最不济的也得弄得你在这京城不能立足而外放到地方做官。

    对于于慎行,张朝在太原时曾与其有个一面之缘;对这位年轻人张朝还是比较看好。后虽回京,但在京城的政治氛围及自己的身份张朝对这位有着一面之缘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