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欲带王冠,必承其重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九章 欲带王冠,必承其重 (第1/3页)

    听到集贤殿大学士江涛当场所做的诗词,限于学识赵昰虽然对词中有些意思还不太清楚,可是词中对于大宋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眷恋之情和靖平蒙元中兴大宋的壮志,还是让赵昰对这位常伴在身边教导自己读书的大学士兼翰林承旨不由的另眼相看。

    所谓文为心声,没有一番真切的情感和志向,江涛也不可能当场做出一首如此佳作。听到了江涛即兴而做这首诗词,就连如今主持军政几乎整日里都是和朝廷武将和军中莽汉们打交道的太傅张世杰也不由的多看了江涛几眼。

    自朝廷南迁福州以来,虽然国势日衰,朝廷内外各种物资都是捉襟见肘难以周全,可是唯独在官员这方面却是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富余”。

    儒家开篇宗义就是忠君爱国之道,真正有节气的儒家弟子自不屑于背主投敌,加上大宋自太祖太宗起即优容仕大夫宽免百姓,立国三百二十余年的国朝恩泽下,又岂会缺少忠君报国之辈。哪怕是在蒙古人一路攻城略地几乎将整个大宋国土完全占据之时,仍然有无数官员和儒家仕子宁肯拖家带口的跟随朝廷一路南逃也不愿意投降蒙古人去安享富贵。

    整个大宋在元军攻破襄阳全面攻宋之前,仍有川中四路、荆南荆北两路,广南两路、淮南两路、江南两路和福建路、京西路再加上京城临安所在的两浙路,总计十五路山河国土。

    每一路自制置使、安抚使以下又各有众多的转运使、提点官、招讨使和各路的厢军将领外加众多的知府、同知、通判、知县,虽然因元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使的许多官员被杀、被俘,畏敌私逃甚至是主动降元。可是在赵昰福州继统登基之后,仍然有数千位文官武将闻讯后从天下各处不辞艰险赶来福州报效新皇。

    偏安一隅的朝廷如今确实没有合适的官职来安置这些对大宋忠心耽耽的臣子,这才无奈之下除了择其优而少量任用之后,其他官员大都是被暂时闲置起来由朝廷六部分别统管等候叙用。

    赵昰身边的这几位大学士、翰林承旨、知制诰正是张世杰和陈宜中、陆秀夫几位辅政大臣从这些官员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气节名望和官声俱佳,学识渊博之辈。

    依大宋官制,大学士和翰林院这些阁馆清流诸官虽名望尊崇,可是实为皇帝私人,除了在皇帝身边建言献策和为皇帝拟写诏书传达御旨外,在朝廷体制之中却是没有什么实权的。

    他们的权力地位和雄心壮志全部都要靠皇帝的信任才能现得以体现,而一旦受到皇帝宠信转而出任朝廷要职甚至是登坛拜相的在大宋亦不少见。是以在太平年间这些阁馆清流的职位可绝对是所有朝廷官员们最为羡慕的去处,即便是一榜状元若是能列身阁馆那也是极为难得的事,昔日阁馆清流诸官可是还有一个雅号“储相”。

    只是在赵昰年幼离亲政尚早之际,江涛这些人实际上能做的就只有教导赵昰读书写字和眷写廷议后请太后用玺这些轻闲的事情,难免让江涛和范惟中这些正值盛年而且满腹经纶心怀壮志的臣子们颇有怀才不遇、明珠投暗的感觉。

    如今借着赵昰亲临船场的时机,江涛献词为贺,除了确实心情激荡外也未尝没有借机展露才情、心声,以图任用的心思在里面。

    随后,在赵昰兴致勃勃的想要登上龙船亲身感受一番的时候,三位老人却让赵昰失望而归。指着仍然在高高的船身上忙碌不休的数百工匠,王翔老人无奈的说道:“皇上,如今这船虽说已经下水,可是这么大的船想在水上动起来就必须要有数张巨大的船帆。如今工匠们正在最后检修打磨船身、加固桅杆,而岛上的工坊里还有数百人正在赶制船帆,所以真要让这船能入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