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恶循止欲

    第585章 恶循止欲 (第2/3页)

可是刚出来,四婶想到自己厨房的鸡汤还在炖着,生怕糊了,就往屋子里面走。

    阿毛这时候横在屋子面前,死活不动弹,任由四婶打骂,这时候阿毛盘在地上就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样。

    四叔心疼的拉过四婶,让别打了。

    不一会儿,突然“轰隆”一声,整个屋子塌了下来。

    阿毛被压在了屋子倒下的废墟里,阿毛的嘴里大口大口的吐出来鲜血,眼角还有浑浊的泪水。

    后来村子里人听到声音赶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老屋子常年欠修,顶梁柱已经被白蚁给腐蚀坏了,阿毛这么做只是为了救出叔叔、婶婶。

    四叔回忆说,那天晚上的天空特别的亮,好像还有颗流星划过去,四叔总是说,那就是阿毛。

    欲望止不住?道门有良策!

    人们被过度的欲望所控制,导致看似为了自己,实则害了自己,所以人们需要正确地对待欲望。要正确地对待欲望,就需要有正确对待欲望的方法。

    对此,道门有多个方法进行调控,现总结为四个方面:不显露引起贪欲的东西、不追求属于贪欲的东西、看清楚贪欲带来的危害、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简言之,就是“不可见欲、不可过欲、看清危害、追求更高”。

    不可见欲,使心不乱。

    假如一个人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向上空抛撒钱财,势必引起人群的骚动哄抢和集市秩序的混乱无序,这就是一种人为造成的“见欲”。

    所以,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是其中的第一个方法。

    《道德经》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易》曰:“作《易》者其知盗乎?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编撰《易经》的人,很了解盗贼吧?其中说“背负着重物而乘坐华丽的车辆,必然招致强盗前来。”这就是说盗寇实际是自己招引来的啊!

    对于欲望,道门追求的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即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太上老君崇尚“无为”,道门思想和传统的自律有相通的地方,但不强调克己,讲究“顺”。

    道门思想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应当顺应自然,顺应法理。所以说,对于人类的欲望,道门重在“疏通”。

    道门的修行首先要做到知欲而行,欲望是在某个时间段内产生的思维活动,并不是恒定不变,一如:天地人生杀,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生杀的运行在变化。

    不可过欲,不辱不殆。

    人对欲望的把握也需要遵照适度原则,懂得珍惜已有的,就不会贪求未有的。

    知道满足和适可而止,就不会在贪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就不会遭受因为贪欲而引发的困辱与危险,能够获得一种长久的平安。

    人不要一味贪求他人之物,重要的是把握自己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