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京都风云 第十一章 有女名绣春

    第一卷 京都风云 第十一章 有女名绣春 (第2/3页)

西侧的罗汉床边,翻着手中一本书名《兵谏》的史书!

    绣春公子见之,暗道不好,兵谏,指的可是用武力规劝君王,使其听从规劝。这个时候秦宇手拿《兵谏》,可不是好兆头。

    秦宇大亲王没喊坐,绣春公子也只能站着,而身后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连书房门都不敢进,此刻早已跪在书房门外,头磕的咚咚直响。

    “起来吧!”

    这头足足磕了十分钟,中年男子早已血流满面,前额深深塌陷,血肉模糊。

    “本王已查明,京城那些流言蜚语,并非你张家唆使,张望德,你儿张远富之死,凶手乃丹王冯羽来孽女,冯妙佳所为,与世子有何关系?京城百姓不明真相,以讹传讹,污蔑帝国大亲王世子,你未及时出面制止,澄清事实,这是你的过。”

    “大亲王说的在理,张望德惶恐!”张望德说完,又是一阵猛磕。

    “好了,别弄脏了我这地儿,大汉帝国的“熊鹰”军团屯兵百万于藏山,对我国关居城虎视眈眈,关居城城墙年久失修,你张家为国出点力,捐赠三千万洛币吧。”

    三千万洛币可不是一小数目,相当于张家十年收益,然此刻张望德听到这话,如同天籁之音,连忙应下,当即补充道:

    “常州今年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张望德愿以世子的名义,为常州捐款一千万洛币,以宣扬世子匡时济世之功德,也算对世子名誉受损的补偿。”

    “有心了,下去吧!”

    张望德如获大赦,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见张望德逃过今日这一劫,绣春公子却只松了半口气,因为秦宇并未把那本《兵谏》史书放下。

    “永安公主,明年“浮生阁”内门弟子的两个名额,原本属于秦风的那个名额,听说,有人有异议?”

    绣春公子眉头微皱,闪过数个念头,最终如实答道:

    “这是浮生阁的意思,明年内门弟子的两个名额,会通过书院比试选出,浮生阁会派一长老前来督办。”

    “浮生阁中途改了主意,怕是有人递了耳边话吧,罗院长生了个糊涂儿子,却也生了个好女儿,听说罗院长去年秋散灵归元,破了境,倒是先我一步入玄。”

    “罗院长去年九月初七,踏入玄境,陛下亲自为他封了道号,清慧真人!”

    “清慧真人,他也配得上这“慧”字号?”

    “毕竟是书院院长。”

    “那就姑且配吧,提点下清慧真人,他恩师三月前闭关。”

    绣春公子听闻神情大变,罗院长恩师,却是上届书院院长风遥子,十三年前便踏入虚境,再次闭关,难道是已修得元神,准备破境乾元?如此大事,需要及时禀报陛下,否者后果不堪设想。

    院长是陛下的人,绣春公子知道,大亲王肯定就知道,陛下这心思,动的可不是时候。当即绣春公子回复道:

    “记下了,改日拜访院长时,定会提醒,书院比试一事,其实大亲王不必介怀,世子天赋秉异,又聪慧过人,这书院中,谁能胜他?浮生阁内门弟子的名额,依然少不了世子。”

    绣春公子说完,大亲王这才将手中《兵谏》放下,挥手示意永安公主退去,自个儿朝着枫林殿走去。

    秦宇未入枫林殿,而是在半途转了道,走向的却是亲王府军机秘处。

    秦府后花园湖心石桥上, 三百六十座石狮,或蹲、或扑、或卧、或腾,雕工精美、形态各异,湖中鹤起荷展,水光潋滟,若隐若现罥烟弥漫,如此美景却未让大亲王停留半步。

    只见秦宇走到第四十九尊石狮旁,将狮头朝北一拧,便继续前行。

    此刻湖中多出一条小船,沿着宽阔的湖面缓缓西行,停在湖心石桥西面,正巧秦宇也走到桥西,直接踏上了船。

    小船一路朝东划去,水道渐渐变窄,水路更显悠长。

    两侧树茂林密,迎春柳临水而栽,袅娜地垂下细长花枝,随着微风拂过水面,宛如少女揽镜自照,欲语还羞。

    船艄上,艄公轻摇船橹,小舟逆风东去,可湖面却未见一丝涟漪。原来这小船悬浮于空中,距离湖面还有半寸距离。这位橹船的老艄公,用真元托着小船悬空而行,其修为已入玄境。

    船头上,秦宇虽然在笑,眼中幽深的黑眸却是无比的寒冷,只需一瞥,便令人动弹不得,像是堕入无尽黑谷一般。

    此刻的大亲王,给人一种不是站在船头,而是矗立在尸骸堆积起来的尸海之上的错觉,充满着让人无法言语的死亡气息,宛如地狱归来的嗜血修罗。

    湖中的游鱼早已远远的离去,仿佛那湖中小船,是黄泉摆渡,本能的直觉警告着它们:这里很危险,切莫接近……

    小船东行至秦府后山,山中水洞幽深,洞穴上空滴下的水滴声不绝于耳,回荡在整个水洞之中,更显此地的幽闭与阴恐。

    秦宇纵身一跃,没入水洞一处绝壁之中。

    大亲王府军机秘处,便修建在这洞壁之上。

    整个军机秘处由青色的大麻石砌成,共有十二个房间,每一个房间都长约九丈、宽七丈有余,秦宇越过重重机关,直接来到军机处密绝枢室。

    这是一间阴暗的石屋,室内空无一物,唯有一张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